愛起太湖之濱 溫暖淮河之畔——無錫一家愛心助學團8年資助霍邱51位貧困學子
“敬愛的蔡叔叔,感謝您這么多年的無私資助。您的善舉不僅給了我物質上的支持,更給了我精神上的鼓舞?!边@是家住霍邱縣臨淮崗鎮目前就讀在池州學院的大三學生小汪,寫給無錫市惠山區陽山鎮愛心人士蔡明的信。
一封字跡工整的感謝信,背后是一場跨越千里的愛心接力。在蔡明連續多年的資助下,家境困難的小汪沒有放棄求學之路,最終如愿考入理想的大學。
在霍邱縣臨淮崗鎮,像小汪這樣的孩子還有許多。自2018年至今,無錫市惠山區陽山鎮的愛心企業、愛心人士,以及陽山鎮陸區社區、鴻橋社區主導的愛心助學團,每年都會從太湖之濱驅車千里,來到這片沿淮土地,深入崗灣村組,走訪村莊農戶,探訪貧困學生,開展結對幫扶,為寒門學子點亮希望與未來。
8年堅守,愛心綿延。近日,愛心助學團的20名成員代表再次不遠千里,來到臨淮崗鎮中心學校開展第8次捐贈。這次捐資助學活動以“讓書籍成為傳遞愛心的橋梁、讓知識成為點亮希望的明燈”為主題?;萆絽^企業家曹向明、顧杰等人在學校捐建了一間“桃香書屋”,這個充滿陽山特色的空間,成為孩子們課外閱讀、拓寬視野的溫馨角落。
活動中,愛心人士新結對14戶家庭,向每位學生發放1500元資助金,并送上千余件嶄新校服以及食品、學習用品等。他們還為臨淮崗鎮莫店小學添置了兩臺電腦和打印機,為鄉村教育的信息化注入新的活力。8年來,愛心助學團累計為該鎮51位貧困學子捐贈財物價值近百萬元。
愛心助學團的故事始于2018年。當時,由無錫市惠山區黎明公益服務社牽頭,陽山鎮陸區社區、鴻橋社區主導,聯合多家惠山區愛心企業共同組成助學團。在霍邱籍愛心人士蔣黎芳女士的引薦下,助學團選擇臨淮崗鎮作為結對幫扶對象。
8年來,這支愛心隊伍不斷壯大。截至今年11月,像蔡明這樣長期堅持捐資助學的愛心人士已達26人,每年為每位學生提供至少1500元的資助。如今,部分受助學生已從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有的正在就讀理想的大學,更多的仍在臨淮崗鎮中心學校繼續讀書。
“我們承擔幫扶對象完成學業所需的全部學費及部分生活費。只要他們愿意繼續深造,哪怕是碩士、博士,我們也會一路支持?!睈坌闹鷮W團成員、陸區社區黨總支書記虞振東說。
多年來,愛心助學團成員早已將結對的學生視如己出。他們每年盡可能親自來到臨淮崗鎮,了解孩子們的學習與生活狀況。除了捐資捐物,不少愛心企業家還表示,待學生畢業后,愿意為他們在無錫提供就業機會,幫助他們以勞動創造價值,照亮人生的錦繡前程。
鴻橋社區黨總支書記陳驊表示,隨著愛心助學團逐年壯大,每年都有不少人咨詢如何加入、如何資助。他們總是建議有意者盡可能實地走訪,深思熟慮后再作決定,希望每一份愛心都能長期堅持、幫扶到底。這份持續的關懷,已在受助學生心中悄然播下愛的種子。小汪在寫給蔡明的信中這樣說道:“希望將來有一天,我也能像您一樣,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p>
“我們將全力配合無錫愛心人士的捐資助學活動,精準提供特困學生名單,把好事辦好、辦實,把溫暖送到最需要幫助的學生身上。”臨淮崗鎮中心學校黨總支書記李德國與校長屠俊深有感觸。
8年前播下的愛心種子,如今已悄然生根發芽。這場跨越千里的助學行動,見證了從太湖之濱到淮河之畔的愛心,也讓這份溫暖在不經意間延伸,正如小汪在那封感謝信中所寫的:“今天被點亮的孩子,終將成為明天點亮他人的那束光?!保◤堈洹⊥跤颀R 李浩 本報記者 徐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