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精耕“土特產”培育產業“金名片”
一片茶,帶旺一方產業;一棵草,帶活一方經濟;一只鵝,帶富一方百姓。近年來,我市圍繞茶葉、霍山石斛、皖西白鵝等農業特色主導產業,通過積極招引行業領軍企業和鏈主企業,加快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持續推動農業特色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綠色化、品牌化邁進。
茶產業提質增效成果顯著。2024年,全市茶園面積達80萬畝、產量4.86萬噸、綜合產值223.1億元,均居全省第二。同時,加強地理標志產品和春茶地理標志保護監管,六安瓜片兩次獲評“中國十大名茶”,五度榮登“中國品牌價值評價”區域品牌百強榜,2025年品牌價值達55.83億元。目前,全市擁有國家地標商標8個、中國馳名商標3個。
霍山石斛實現從“瀕危物種”走向規模化種植的跨越。扎實開展種質資源調查,依托大別山霍斛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原種保育基地,運用人工組培技術實現種苗規模化培育。支持凍干粉、口服液、膏滋類等高附加值產品研發生產,截至目前,霍山石斛精深加工產品已發展至71款,全市霍山石斛種植面積2.36萬畝,相關經營主體超2700家,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80.9億元。
此外,我市以“皖西白鵝”為核心,打造羽絨、肉制品深加工產業集群,支持宇翔體育等企業拓展中高端羽毛球市場。成功創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羽絨),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全市鵝飼養量達1887.48萬只,其中皖西白鵝1404.28萬只,年綜合產值189億元,帶動9萬多農戶從事鵝養殖,戶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記者 沈夙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