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學生“舌尖上的安全”
校園膳食安全事關萬千學子健康成長,牽動著社會各界的心。為筑牢校園膳食安全“防護墻”,近年來,霍山縣精準施策、多措并舉,構建起全鏈條、全方位的校園膳食安全管理體系,為學生“舌尖上的安全”保駕護航。
走進霍山二中望湖食堂,飯菜香撲面而來。取餐窗口前,學生們有序排隊,餐盤里葷素搭配的菜品色澤鮮亮。食堂內,干凈的餐桌椅整齊排列,墻上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膳食營養搭配指南格外醒目。值日老師和校領導正端著餐盤與學生們同坐一桌,一邊用餐一邊討論飯菜口味。這熱鬧又規范的就餐場景,正是全縣校園膳食安全保障成效的直觀展現。
“我們首先嚴把進貨關,然后在食品加工時嚴把食品加工操作關,最后嚴格落實三級陪餐制度,每周邀請學生家長到校陪餐兩次,每天安排值日老師陪餐,由值日校領導進行三餐陪護。通過這些措施的落實,把校園食品安全落到實處。”霍山第二中學副校長黃成娟說。
經費安全是膳食安全的基礎保障。霍山縣將膳食經費規范使用作為首要抓手,對全縣61所供餐學校開展膳食經費專項審查,嚴厲杜絕違規使用問題。
“我們教育局對全縣61所供餐學校的食堂經費管理情況開展專項審查,投入14萬元建設中小學校食堂資金管理平臺,實現資金流轉全程可追溯、可監管,從源頭上保障經費的使用安全。同時,安排了32.8萬元補助資金,支持28所小規模的學校食堂正常運轉,確保學生的每一餐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縣教育局副局長陳敏說。
隱患排查整治是關鍵環節。該縣建立常態化督查機制,定期對全縣69家學校食堂、1家大宗食材供貨單位及1家校外供餐單位開展全方位食品安全督查。督查人員深入食材儲存間、加工操作區等關鍵區域,細致核查食材保質期、操作規范等情況,對發現的隱患當場下達整改意見,建立臺賬跟蹤督促整改到位,形成“排查—整改—回頭看”的閉環管理。
從源頭監管膳食經費,到常態化排查安全隱患,再到推行“同餐同價”的陪餐制度,霍山縣正通過“制度+科技+共治”的組合拳,系統化筑牢校園食品安全防線,全力保障每一位學生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安心”轉變。(劉皓 程維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