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課桌”情暖校園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了《中小學生午休課桌椅通用技術要求》國家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將于2026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標準根據中小學生身體發育特點,對課桌椅的設計、生產、檢驗、使用等都作出了相應規定,確保更加舒適、安全、耐用。午休課桌椅“落戶”校園,為孩子們送上了“健康禮包”,提供了溫馨、舒適的學習環境。
快節奏學習生活模式,讓學生在校午休成為常態。現行的校園設施,不能滿足學生正常的躺姿休息,致使“趴睡”現象隨處可見,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標準》在課桌椅形態和設計上兼顧學習與午休兩種需求。上課時,小學課桌高度在455mm~730mm之間,中學課桌高度在565mm~790mm之間,椅子座面寬至少達到360mm,以保證坐姿端正。午休時,椅子能展開成躺姿,長度不少于1050mm,靠背能放到135°以上,頭枕寬、長分別達到180mm、100mm,擱腿地方寬、長不少于250mm、100mm,學生能舒展身體睡好覺。《標準》以無微不至的匠心獨運,改寫了從“趴睡”到“躺睡”的一字之差,體現了對學生健康成長的人文關懷。
同時,《標準》對午休課桌椅的材料、性能和結構作出嚴格規定。如:桌面、椅面等塑料件的選材要抗沖擊、耐老化,表面漆膜經得起水、潮氣和摩擦;桌面上沾了墨水、印泥之類的污漬,用普通橡皮就能擦干凈等。這些嚴格的技術要求以“國標”出臺,為所有地區設立了統一的質量控制規范,有助于縮小區域和城鄉間校園設施差距,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共享精巧設計帶來的安全與舒適。
《標準》的出臺,將學生在校“午休”這件“關鍵小事”,從民間呼吁推進為制度化的國家行動,體現了對學生成長的呵護和關懷。午休課桌椅的推廣運用,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有關部門要結合實際,將《標準》細化為可落地、可執行的細則,在資金資源上給予大力支持、在人力物力上給予充分保障,加強監督協作,強化動態管理,確保“午休課桌”這份暖心關愛走進每個孩子的甜美夢鄉。
一項國家標準、一款新巧設計,一個利民之舉,傳遞的是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關心關愛,是學校管理走向精細化、人本化的一個縮影。把責任落實到校園、把關懷送到孩子身邊,才能讓廣大青少年學生沐浴更多的溫暖和陽光。(陳孝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