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香漫崗嶺 “甜蜜”繪振興
——葉集區激活江淮果嶺新動能

平崗街道的果農們正在分揀鮮桃發往外地。(彭良鑫 攝)
盛夏時節,葉集區6萬多畝果園褪去繁花、掛滿碩果。沉甸甸的鮮桃壓彎枝頭,翠綠的秋月梨藏于葉間,果農們穿梭林間采摘的身影與歡聲笑語交織,勾勒出一幅“果豐人樂”的豐收畫卷。這份豐收的喜悅,源于當地對鄉村振興路徑的精準探索——近年來,葉集區錨定崗嶺地區自然資源稟賦,以黨建為筆、以產業為墨、以文旅為彩,在江淮果嶺上精心繪就“特色產業+生態旅游”的鄉村振興新圖景。
黨建引領,筑牢產業根基
“一天摘桃一萬多斤,毛收入超萬元?!狈N桃大戶楊緒云捧著飽滿多汁的“中桃九號”,笑意寫滿臉龐。這份喜悅的背后,是平崗街道“黨建引領、抱團發展”產業路徑的扎實推進。當地通過“雙招雙引”引進技術大戶,由村集體統一流轉土地簽約合作,成立勞務公司組織閑散勞動力開展種植培訓,再由果嶺協會對接連鎖銷售企業打通銷路——從種植到銷售的全鏈條服務,讓3.2萬畝果園真正成了村民眼中的“聚寶盆”。
如今,平崗鮮桃、葉集秋月梨等特色鮮果年產量達3萬噸,帶動2000多戶農民增收。其中,1100畝省級標準化果園成為產業標桿,秋月梨種植大戶陳錄喜的基地年銷售額預計達750萬元至800萬元?!罢钆_、我們唱戲,不僅要種好果子,還要挖新品種、做多元化?!标愪浵驳脑?,道出了果農們對產業發展的信心與期待。
政策護航,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自2014年發展林果種植產業以來,葉集區“江淮果嶺”總面積達6.2萬畝,其中標準園面積1.1萬畝,年綜合產值超7億元。2021年起,當地實施果嶺建設“雙萬工程”,不僅新增標準園面積1.1萬畝,讓地頭倉儲保鮮設施總容量達2萬立方米,更通過“萬戶庭院”項目惠及4000余戶農戶,栽種果樹約28萬株,逐步形成了規?;藴驶陌l展格局。
為推動果嶺產業高質量發展,葉集區先后出臺多項政策文件,構建起全方位的支持體系。各類經營主體建設果嶺基地可享畝均不低于500元的補助,新建標準園畝均獎補2500元;2021年更安排225萬元專項資金為農戶免費提供苗木,并疊加肥料、農機、保險補貼及金融貼息貸款,最大限度降低經營風險,為產業效益提升保駕護航。
三產融合,釋放“甜蜜”新動能
果香引客來,民宿飄炊煙。產業規模的擴大,為三產融合奠定了堅實基礎。在花田嶺上,閑置農房變身“果園民宿”,廢棄校園改造成“霍比特小屋”,騎行步道串聯起果園與村落,“春賞花、夏避暑、秋摘果、冬養生”的全季旅游體驗漸成氣候?!白」麕X、品鮮果、游田園”的特色民宿,今年以來營業額已超130萬元,帶動10多戶村民端起“旅游碗”。
這正是葉集區延伸水果經濟產業鏈的生動實踐。鮮豐水果生產基地通過“統一技術+電商銷售”模式,拓寬銷售渠道,年用工超500人,帶動周邊村民人均增收1萬元;果干、凍干等深加工產品進一步提效增值,紅色文創則賦予產業豐富文化內涵。目前,高標準研學游基地、共享菜園正在規劃,3A級景區創建穩步推進,史河干渠與312國道沿線的“果嶺廊道”正逐漸成為鄉村振興的“景觀帶”。
未來展望,繪就振興新藍圖
從單一種植到三產融合,江淮果嶺的“甜蜜經濟”不斷升級,而葉集區的規劃藍圖已向更遠延伸。記者從葉集區相關部門了解到,下一步,該區將圍繞果嶺產業下一個3年行動計劃,重點在擴大產業規模上下功夫,利用荒山荒地、沿河沿路及農戶房前屋后等空間“能栽盡栽、宜栽盡栽”,計劃三年新增果嶺面積1.2萬畝,屆時水果產量將達10萬噸,一產產值10億元,綜合產值20億元,重點打造1個萬畝集中連片基地和10個千畝連片基地。
同時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強化土地、資金、技術等要素保障,扶持現有種植主體壯大,建立“公司+農戶+經營主體+集體經濟組織”利益聯結機制,到2026年新增30個新型經營主體、60名產業帶頭人,建設1個2萬平方米水果交易市場,引進1家年產值5000萬元以上的深加工企業,培育3家以上省、市級龍頭企業。
此外,葉集區還將推動三產融合,結合“千萬工程”,按4A級景區標準提升“花樣果嶺”田園綜合體,打造“果嶺小鎮”和皖豫鄉村振興示范樣板區,推進果園休閑旅游,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業附加值。
從一顆鮮果到一條產業鏈,從一片果園到一幅文旅畫,葉集區正以實干姿態,讓江淮果嶺的“甜蜜經濟”持續發酵。通過這一系列舉措,該區將進一步擦亮“江淮果嶺”品牌,加快建設長三角水果生產供應基地,讓林果產業成為富民強區的“綠色引擎”,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記者 沈春 趙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