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難行路”到“致富路”
——金寨縣仙長路的蝶變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大別山的薄霧,灑在蜿蜒的仙長路上。滿載靈芝、茶葉等農產品的貨車駛向縣城,載著游客的公交車緩緩開進村落,一幅“人暢其行、物暢其流”的鄉村振興新圖景在大別山腹地生動呈現。
“以前這條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沙河鄉樓房村村民周世忠感慨萬千。據他回憶,原來的水泥路年久失修,路面破損嚴重,去年遭遇暴雨后更是損毀嚴重,騎摩托車顛得厲害,運輸農產品經常磕碰受損。
這樣的困境在今年迎來轉機。2025年4月,金寨縣交通運輸局啟動X231仙長路樓房村下灣至界嶺段道路升級改造工程。項目總投資900萬元,全長6.197公里,途經羅坪、公興、大地坪、竹林、樓房5個行政村,終點位于皖鄂交界處的界嶺。
“截至目前,X231仙長路項目瀝青混凝土路面攤鋪作業已完成,較原計劃提前了半個月,道路綠化、交通安全設施安裝等收尾工作正有序推進中,已完成總體形象進度95%,計劃7月底全面完工。”X231仙長路樓房村下灣至界嶺段道路升級改造工程項目負責人王孝華介紹道。
作為省交通運輸廳2025年農村公路提質改造項目,即將竣工的X231仙長路升級改造工程所帶來的乘數效應不可估量。這條蜿蜒于大別山腹地的民生動脈,不僅將使行車時間大幅縮短、通行效率顯著提升,更將喚醒沿線的鄉村經濟——沙河鄉的靈芝產業將迎來全新發展機遇,紅色旅游資源將煥發新生,沿線特色農產品將更快走出大山。
道路建好更要管好。針對國省干線公路管養路段長、巡查任務重、管理難度大等特點,金寨縣交通運輸局始終以“路網高質量、出行高品質、發展可持續”為目標,推動養護工作從“做基本”向“優服務”躍升,創新推行“執法+養護”聯勤聯動模式,將3個執法中隊與3個應急保障工作站合署辦公,通過“分區包片”“一站一長”實現公路管養從“單打獨斗”向“協同作戰”轉變。
這一創新舉措成效顯著:金寨縣交通運輸局在2024年全市公路養護擂臺賽中蟬聯前三季度擂主,并最終榮獲年度小組擂主;2025年第一季度再次奪得擂主。目前,全縣農村公路優良路率已提升至92%,群眾出行品質實現了質的飛躍。
仙長路的蛻變是金寨縣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好農村路”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發展,通過完善政策體系、拓寬資金渠道、強化養護管理、優化運營服務等系統性舉措,成功突破山區縣交通發展瓶頸,推動農村公路實現從“通達通暢”到“美麗致富”的華麗轉身。其中,2022年3月實施的X231仙長路(沙斑路口至樓房村段)升級改造工程,于2024年入選全國“四好農村路”助力鄉村振興典型案例。
如今,這條穿行于大別山間的農村公路,不僅成為連接城鄉的交通動脈,更成為盤活山區資源、暢通經濟循環的“金紐帶”,正引領著沿線群眾在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上闊步前行。(王孝華 李菁 記者 黃雪彥)